在日本大阪府大東市,一场每个周日都吸引无数华人前往的“中国风味早市”,如今却因种种“乱象”频频登上新闻。这里原本是华人寻找乡愁、享受家乡味道的温情角落,如今却被“违法”“扰民”“警察出动”这些关键词彻底包围。
早上六点还未过,街道上已经人声鼎沸。空气中飘散着油条、豆腐脑、烧饼的香味,地上则堆满了新鲜蔬菜、腌制咸菜、腊味干货。走在店铺前,仿佛一秒穿越回中国某个县城的热闹早市——而这一切,正是大东市的“华龙食品”周边的真实写照。
上个月刚路过大東市的小编手机拍摄
这家中国物产店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食铺,20多年前,店主在周日自发摆摊售卖中国早餐,没想到竟意外火爆。在日华人一传十、十传百,如今早市已经形成规模,成为每逢周末的大型社交场所。很多华人顾客说:“味道太正了,跟家乡一样”“我住日本25年了,这个早市从来都这么热闹。”
可热闹的背后,是越演越烈的混乱局面。
首先是交通问题。由于早市人流太大,周边正规停车位严重不足,路边两车道直接变成单车道,早高峰交通彻底瘫痪。甚至还有人公然将车停在附近完全无关的商铺停车场内。
被拍到的一位司机面对镜头竟然毫不避讳地说:“我知道这是别人的位置啦,但商店还没开,不算太打扰吧?”
附近麦当劳从今年六月起无奈雇佣保安,就是为了“驱赶”那些来早市蹭车位的无赖司机。可即便如此,情况也没有明显改善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非法露天商贩泛滥。尽管市政在路边竖立了“禁止露店”的醒目标识,但走一圈下来,不少商贩依然理直气壮地摆摊设点,把地面当成自己的摊位。豆类、腌菜、油炸小吃、各类美食一应俱全,明目张胆地在“禁止区”摆摊营业。
当记者上前质问时,商贩的反应更让人哭笑不得。起初对着镜头一口咬定“我不懂日语”,再问起住哪里、豆子产地时,却又切换流利中文,说:“我是大东市民”“这个豆子叫‘煎豆’,中国的,自己做的。”
一问三不知,一说就溜。这些摊贩似乎早已习惯了“游击战”。当警察巡逻车出现时,周围二十多辆违停车辆仿佛接到暗号一般,眨眼间全部撤离,连地上的露天摊点也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。警察刚走,一切又“死灰复燃”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
警方表示,这一带的违规情况早就“屡教不改”。甚至有商贩面对警察时还会理直气壮地抽烟,一副“你抓不到我”的姿态。执法人员无奈表示:“我们每次都警告,但他们就是不听。”
面对外界指责,早市主办方“华龙食品”则表示,这些露天摊贩与他们“并无直接关系”,全部属于“个人行为”。虽然都是“熟人面孔”,但公司无法强硬制止。至于乱停车问题,负责人无奈地说:“希望大家花点钱去停车场,但我们也管不了。”
一句“与我无关”,把责任全部甩得一干二净。
然而这场闹剧的真正受害者,其实是周边的居民与合法商户。每天一到周末,店门前不是堵车就是乱摊,想安静做生意都成了奢望。有餐馆老板苦笑着说:“我们一说就被吼回来,真的气也气不起来了。”而普通居民更是哀叹:“我们已经放弃了,为了避免冲突,现在都是躲着走...”
早市本是一件温暖的事——让远离故土的人尝一口熟悉的味道,找回一份归属感。但如今却因无序与放任,成了城市治理的难题、居民生活的噩梦。更可怕的是,这种“我不懂日语”“我只是卖点小东西”的“软抵抗”,不断消耗着日本社会对在日华人群体的耐心与好感。
推荐快速学习日语的APP
或许真的该有人站出来,画一条清晰的界限。喜欢热闹没错,怀念家乡也无可厚非,但前提是:不能越线,更不能违法。
否则再正宗的中国味,也会在一次次执法与舆论中被稀释殆尽,最终失去它本该拥有的温度与尊重...
上个月刚路过大東市的小编
专业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